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45篇
  免费   1102篇
  国内免费   2237篇
林业   1722篇
农学   3187篇
基础科学   1769篇
  2059篇
综合类   18001篇
农作物   1671篇
水产渔业   3279篇
畜牧兽医   14249篇
园艺   2967篇
植物保护   780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794篇
  2019年   993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856篇
  2016年   1079篇
  2015年   1263篇
  2014年   2322篇
  2013年   2151篇
  2012年   3124篇
  2011年   3200篇
  2010年   2876篇
  2009年   3074篇
  2008年   3481篇
  2007年   2740篇
  2006年   2709篇
  2005年   2472篇
  2004年   1970篇
  2003年   1963篇
  2002年   1292篇
  2001年   1247篇
  2000年   954篇
  1999年   743篇
  1998年   635篇
  1997年   694篇
  1996年   703篇
  1995年   602篇
  1994年   607篇
  1993年   427篇
  1992年   362篇
  1991年   382篇
  1990年   321篇
  1989年   343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6篇
  1976年   11篇
  1965年   9篇
  1957年   23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为比较和客观评价昆虫肠道各段内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pH及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定长足大竹象成虫肠道3段(前、中、后)内3类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成虫肠道内有完整酶系,长足大竹象成虫前肠中CX酶的适应温度以及pH的范围较广,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最适温度(T)在50~70℃,最适pH为6~8,在高温和强碱条件下均为检测出酶活性,且前肠中的C_1酶较其他两段存在最大的酶活性,为0.0349μmol·min~(-1)·mg~(-1)(pH值=3,T=40℃)。长足大竹象成虫中肠中C_1酶的适应范围远大于其余两种,最适温度为30~70℃,最适pH值为5~8,在强酸、强碱情况下均未检测出酶活性。长足大竹象成虫后肠中的3中酶的最适温度区间都为30~50℃,最适pH值区间为5~8,较前、中肠两段的最适温度、pH值区间较窄。  相似文献   
22.
为更好保护地方猪种质资源,利用超低温冷冻精液长期保存公猪精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开展玉山黑猪品种遗传资源生物保种项目的计划通知》要求,2018年~2019年,笔者对玉山黑猪进行了超低温细管冷冻精液制作,冻后活力质量均在35%以上,符合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要求。本文从鲜精采集运输、检测离心、稀释平衡、冷冻制作等方面详细阐述玉山黑猪遗传物质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硫和锰添加对长白山森林土壤和腐殖质顽固性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的影响,为评估长白山森林碳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大气硫输入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杨桦林和高山苔原土壤以及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林腐殖质样品,进行室内培养试验。首先将样品置于25℃预培养90天,以移除易分解的活性碳组分,之后分别加入2 mL MnCl_2、NaCl、MnSO_4和Na_2SO_4溶液(Mn添加量为3 mg·g~(-1)有机碳),对照处理加入等体积的双蒸水,分别置于25和35℃下培养30天,于第1、3、6、10、15、21和30天测定释放的CO_2量,并计算顽固性有机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和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_(10))。在培养结束时(第30天),采用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PLFA)法测定土壤和腐殖质样品的磷脂脂肪酸总量。【结果】在MnCl_2和NaCl处理间及在MnSO_4和Na_2SO_4处理间,土壤和腐殖质的顽固性有机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和Q_(10)无显著差异(P0.05);腐殖质的顽固性有机碳矿化速率在4种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土壤顽固性有机碳矿化速率在MnSO_4处理下得到提高(P0.05),而MnCl_2处理对其无显著影响;添加可MnSO_4和Na_2SO_4显著提高3种土壤和杨桦林腐殖质顽固性有机碳累积矿化量(P0.05),而添加MnCl_2和NaCl处理则无显著影响,表明供试土壤和腐殖质有机碳矿化受到硫添加的影响,而不是锰添加;添加硫和锰可显著降低阔叶红松林土壤顽固性有机碳矿化速率Q_(10)(P0.05),而对杨桦林和高山苔原土壤无显著影响;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林腐殖质的微生物总量在MnSO_4处理下显著提高(P0.05),而MnCl_2处理对其无显著影响;MnSO_4添加可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总量,特别是高山苔原土壤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硫添加可显著提高长白山森林土壤的顽固性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而锰添加则无显著影响。考虑到硫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重要性,今后建立土壤有机碳矿化模型时应将硫输入作为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1),拔节期灌1水(W2),孕穗期灌1水(W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13处理;W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12及W13处理;W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W12或W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  相似文献   
25.
为了明确环境因素与山羊体质指数(BMI)的关系,分析环境因素对不同性别山羊影响的差异,为山羊养殖过程中环境控制提供参考,该研究收集了中国70个山羊产地的气象数据以及各产地不同性别山羊的体重、体长等数据;计算BMI,进行了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照时数对公羊BMI有显著影响(P0.05);极端最低温度对母羊BMI有极显著影响(P0.01),即母羊对极端低温的耐受力比公羊差。  相似文献   
26.
叶绿素降解是植物叶片衰老最明显的标志。为探明小麦叶绿素降解途径中叶绿素酶和脱镁叶绿素水解酶2个关键酶反应的最佳环境条件,对其反应的最佳环境温度及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叶绿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佳反应时间分别是40℃和80 min,脱镁叶绿素水解酶的最佳反应温度和最佳反应时间分别是35℃和90 min。该研究结果可为2种酶活性的测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7.
探讨了使用食品级惰性粉,在特定温度条件下对三种不同粮食储藏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期内,添加惰性粉的粮食组在脂肪酸值升高和大豆蛋白含量下降速率方面均比不添加惰性粉的粮食对照组慢;同时发现,加入惰性粉处理的各试验组粮食的不完善粒数量,尤其是生霉粒数量,较常规对照组明显降低,这与霉菌带菌量的检测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添加惰性粉处理的粮食组,不完善粒减少,脂肪酸值升高减缓,大豆蛋白含量下降较慢,且较好地控制了粮食中的霉菌生长,有效保持了粮食品质。因此,惰性粉储粮技术具有较好保持粮食品质,延长粮食储藏期的优点,是一项具有较好推广价值的绿色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粳稻品种垦粳8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5种氮肥运筹,即不施氮肥(N0)、农民常规施氮(N1,纯N总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6∶3∶1)、平衡施氮(N2,纯N总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4∶3∶3)、平衡减氮(N3,纯N总量135 kg/hm~2,基肥∶蘖肥∶穗肥=4∶3∶3)、氮肥前移(N4,纯N总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5∶3∶2),以N1为对照,分析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盐碱地水稻抽穗期剑叶和籽粒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以及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1相比,N2、N3和N4提高了水稻抽穗期剑叶中的NR、GS、GOGAT活性,尤其是N2和N3的NR、GS、GOG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74. 21%,63. 22%,45. 46%和28. 95%,34. 28%,27. 27%;抽穗后籽粒中NR、GS、GOGAT活性随灌浆进程的推进而降低,且各时期的变化趋势与抽穗期剑叶一致。N2和N3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8. 30%,14. 29%,10. 32%和20. 76%,9. 89%,8. 70%,醇溶蛋白分别显著降低了7. 55%和9. 43%,总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9. 59%,7. 26%,N4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谷蛋白显著提高了7. 08%。N2和N3籽粒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9. 78%,31. 14%,29. 09%和19. 11%,17. 96%,19. 39%,N4显著提高了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综上,平衡施氮和平衡减氮有利于抽穗期剑叶以及籽粒灌浆过程中的NR、GS、GOGAT活性维持较高水平,调控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以及氨基酸含量,有效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9.
为给去青皮鲜核桃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清香’核桃为试材,将去青皮鲜核桃分别置于(-3±1)(-6±1)(-9±1)和(-19±1)℃的温度下冻藏,就不同温度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期间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去青皮鲜核桃置于(-1±1)℃的温度(对照处理)下贮藏2个月即开始发霉,于(-3±1)℃的温度下贮藏4个月才开始发霉,而分别于(-6±1)(-9±1)和(-19±1)℃这3个温度条件下其在整个贮藏期间均未发生霉变;冻藏8个月后,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置于(-6±1)(-9±1)和(-19±1)℃这3个温度下冻藏的去青皮鲜核桃,其种壳色泽分别提高51.31%、57.88%和62.15%,种仁风味分别提高29.63%、20.16%和15.28%,碘值分别提高14.63%、17.1%和20.92%,酸价分别下降33.81%、47.05%和51.36%;在(-9±1)和(-19±1)℃这2个温度条件下冻藏的去青皮鲜核桃其营养品质均保持较好,但解冻后核仁均呈半透明状并伴有异味;(-6±1)℃的温度处理既可抑制霉变,又能使其种仁保持较好的风味和营养品质。从保鲜效果与贮藏成本考虑,生产上可于(-6±1)℃的温度条件下对去青皮鲜核桃进行冻藏,这样可以实现鲜核桃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30.
根据霜冻和无霜期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农业气候区划的指导意义,比较无霜期与严格意义上的“无冻期”的关系和区别,分析霜冻出现的初、终日与霜、结冰现象及气温、地面温度、草面温度≤0℃出现的初日、终日之间的关系,探讨“无霜冻期”的合理统计方法,并通过对鄂东地区的麻城、浠水、黄石三地的无霜期和“无冻期”的统计,总结两者的差异和特征,从而为正确理解和统计无霜冻期,提出一套新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气候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